搜索
首页 《投所知》 朝向公卿说,暮向公卿说。

朝向公卿说,暮向公卿说。

意思:朝向公卿说,晚上向公卿说。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投所知》

全文赏析

这首诗《苦心知苦节》是一首深情的诗篇,它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道德、坚贞、清洁、感恩等主题的深深思考。 首段描绘了炼金、洗玉的过程,象征着诗人追求道德、坚贞不屈的精神。诗人自谦所业微薄,但他的行为就像鸠鸟一样笨拙而执着,这种比喻形象生动,表达了诗人对道德的坚守。 接下来的段落,诗人表达了对古人的敬仰之情,他坚信道出古人辙,认为尽美固然可扬,片善亦不遏。这表明诗人对道德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他愿意为道义而奋斗,为朋友和亲人带来温暖和慰藉。 诗人的感恩之情贯穿全诗,他感谢那些对他有大恩的人,愿意用生命去回报他们的恩情。诗人用食檗劳、酬之作金刀等意象,表达了他对恩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坚贞、清廉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道德、坚贞、感恩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人的敬仰,也是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提醒我们要坚守道德,感恩他人,追求真理,不断努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苦心知苦节,不容一毛发。
炼金索坚贞,洗玉求明洁。
自惭所业微,功用如鸠拙。
何殊嫫母颜,对彼寒塘月。
君存古人心,道出古人辙。
尽美固可扬,片善亦不遏。
朝向公卿说,暮向公卿说。
谁谓黄钟管,化为君子舌。
一说清嶰竹,二说变嶰谷。
三说四说时,寒花拆寒木。
晔晔家道路,灿灿我衣服。
岂直辉友朋,亦用慰骨肉。
一暖荷匹素,一饱荷升粟。
而况大恩恩,此身报得足。
且将食檗劳,酬之作金刀。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公卿

    读音:gōng qīng

    繁体字:公卿

    英语:公 (gong) and 卿 (qing) both of which were high officials in ancient China. (Archaic) broadly a sen

  • 朝向

    读音:cháo xiàng

    繁体字:朝曏

    意思:指建筑物所面对的方向。
    刘策《中国古代苑囿》第四章第八节:“‘先乎取景,妙在朝南’,指的是屋宇建建筑的朝向,以南为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