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右侍郎集贤院学士徐公挽词二首》 叹息书林友,才华天下选。

叹息书林友,才华天下选。

意思:叹息藏书朋友,才华天下挑选。

出自作者[唐]张说的《右侍郎集贤院学士徐公挽词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名叫徐公的才子深深的赞扬和敬仰。 首联“才美临淄北,名高淮海东。”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这位才子的卓越才情和声名远播。他才情横溢,如同临淄北的秀美景色,令人赞叹;他的名声高扬,如同淮海东的雄鹰,翱翔天际。 颔联“羽仪三省遍,渔猎五车通。”进一步描绘了这位才子的学识渊博,他的学问如同三省的镜子般清晰,又如同五车书籍般丰富。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才子的谦逊,也展示了他的自信。 颈联“玉殿孤新榜,珠英落旧丛。”描绘了才子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新榜在玉殿中独树一帜,他的言论如同珠英般洒落在旧的丛林中,引人注目。这不仅展示了他的才华,也暗示了他的独立和坚持。 尾联“徒悬一宝剑,何处访徐公。”诗人以宝剑为引子,表达了对这位才子的深深敬仰和寻找的渴望。尽管宝剑悬空,无法触及,但诗人仍然渴望能找到这位才子,与他交流、学习。 整首诗充满了对才子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学问的追求和渴望。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学问、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诗中饱含着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学问的热爱追求,读来令人感动。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才美临淄北,名高淮海东。
羽仪三省遍,渔猎五车通。
玉殿孤新榜,珠英落旧丛。
徒悬一宝剑,何处访徐公。
叹息书林友,才华天下选。
并赋三阳宫,集诗集贤殿。
具物衣如在,咄嗟长不见。
既哀薤露词,岂忘平生眷。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张说(yuè)(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

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历任太子校书、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因不肯诬陷魏元忠,被流放钦州。后来,张说返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

张说拜相后,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尚书左丞,后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姚崇拜相后,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又贬岳州刺史,在苏颋进言下,改任荆州长史。张说在担任天兵军大使时,持节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讨平突厥叛将康待宾,被召拜为兵部尚书。后又讨平康愿子叛乱,建议裁撤镇军,整顿府兵,升任中书令,加集贤院学士,并倡议唐玄宗封禅泰山,进封右丞相。

张说脾气暴躁,与同僚关系不睦,而且生性贪财,因此遭到弹劾,被免去中书令,后被迫致仕。不久,张说被起复,先为右丞相,又任左丞相。开元十八年(730年),张说病逝,时年六十四岁。追赠太师,谥号文贞。

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

关键词解释

  • 书林

    解释

    书林 shūlín

    [library] 藏书多的地方

    览书林,阅篇籍

    引用解释

    1.文人学者之群。《汉书·扬雄传下》:“今朝廷纯仁,遵道显义,并包书林。” 宋 范仲淹 《苏州谢

  • 才华

    读音:cái huá

    繁体字:才華

    短语:文采 头角 风华

    英语:literary or artistic talent

    意思:(才华,才华)
    才美之表现于外者,多指

  • 叹息

    读音:tàn xī

    繁体字:嘆息

    短语:长吁短叹 叹 唉声叹气 嘘

    英语:sigh

    意思:(参见叹息,叹息)

    近义词: 慨叹、叹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