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书边事四首》 防边谁上方城略,筹国曾无平准书。

防边谁上方城略,筹国曾无平准书。

意思:防边谁上方城略,筹划国家大事没有平准书。

出自作者[明]张可大的《书边事四首》

全文创作背景

《书边事四首》的创作背景与明朝的历史情况有关。在明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被吐蕃所占。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公元851年,沙州民众起义,首领张议潮出兵收取了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十州。宣宗因此任命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到了公元857年,吐蕃将领尚延心以河湟地区降唐,这片土地才又全归唐朝所有。这一系列事件构成了《书边事四首》的创作背景,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这一地区和平安定局面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未得君王丈二殳,人人能说扫穹庐。
防边谁上方城略,筹国曾无平准书。
四出征兵飞赤白,再言加赋算锱铢。
东夷未靖中原动,只恐殷忧不易除。
¤

关键词解释

  • 方城

    读音:fāng chéng

    繁体字:方城

    英语:arena [i.e. mahjong for four hands piling up their tiles like an arena]

    意思:

  • 平准

    读音:píng zhǔn

    繁体字:平準

    意思:(平准,平准)

    1.古代官府平抑物价的措施。
    《史记平准书》:“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

  • 防边

    读音:fáng biān

    繁体字:防邊

    意思:(防边,防边)
    防守边地。
    唐·元稹《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退引防边策,雄吟斩将诗。”
    清·薛福成《筹洋刍议边防》:“中国筹边之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