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怜木边土,非儿不似女。
意思:可怜木边土,这孩子不像女。
出自作者[未知]未知的《东柯院妖谑杜令》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蒿兰伍》,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这首诗的开头四句,通过蒿草和兰花的对比,表达了对“宗祖”的批判。蒿草在春天开放,但花期短暂,而兰花则能长久地绽放,象征着那些在南朝社会中占据高位的人,他们的荣华富贵如同过眼云烟,最终会消失殆尽。
接下来的两句,作者对那些身着绿袍的人表示同情,他们虽然地位低下,却仍然能够歌舞自娱。这似乎是在暗示,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人们也应该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接下来的四句,作者对“儿”和“女”进行了对比。儿是指那些出身名门望族的人,而女则是指那些出身贫贱的人。作者认为“儿”和“女”在相貌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暗示了社会地位的高低对人的影响。同时,作者也暗示了“儿”和“女”在命运上的不同,儿可能拥有更好的前途,而女则可能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最后两句,作者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瘦马艰难地行走在高山之上,马上的行人却感到孤独和痛苦。这似乎是在暗示,那些在社会底层挣扎的人,即使面对再艰难的环境,也要坚持前行。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南朝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作者通过蒿草和兰花、绿袍人、儿和女、瘦马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南朝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同时,作者也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同情。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