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年不曾到城府,闻比山中路尤阻。
意思:长时间不曾到城里府,听说近来山中路尤其阻。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伐木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竹担挑多两肩赤,砺斧时寻涧边石》是一首描绘劳动生活的诗篇,通过描绘一位老者用竹担挑着斧头在涧边砍柴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出劳动的艰辛和老者的坚韧。
首句“竹担挑多两肩赤”,通过描绘竹担的颜色和老者的劳动场景,生动地展现出老者挑担的辛苦和劳累。竹担的颜色赤红,暗示着老者已经挑担多时,而两肩的皮肤也被晒得通红,表现出劳动的艰辛。
“砺斧时寻涧边石”一句,描绘了老者用砺斧砍柴的场景。他不断地在涧边石头上磨砺斧头,表现出他的勤劳和坚韧。同时,也暗示着老者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
“老夫气力秋渐衰,易斫喜有枯林枝”两句,通过描绘老者的身体状况和砍柴的心情,表现出他的坚韧和乐观。随着年纪的增长,老者的气力逐渐减弱,但他仍然喜欢砍伐枯林中的树枝,表现出他的勤劳和坚韧。
“白云无人暗空谷,远声丁丁如啄木”两句,描绘了空谷中的美丽景色和老者砍柴时的环境。在空谷中,白云飘荡,寂静无声,只有老者砍柴的声音在回荡。这种寂静的环境衬托出老者的孤独和坚韧。
最后“暮归待伴不独行,前途虎多荆棘生。长年不曾到城府,闻比山中路尤阻”两句,描绘了老者晚归时的情景和面临的困难。他等待同伴同行,但前路荆棘丛生,虎患严重。由于长期生活在山中,老者对山路非常熟悉,但比起山中的其他道路,这条路更加艰难和危险。这两句表现出老者的勇敢和智慧,同时也暗示着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老者用竹担挑着斧头在涧边砍柴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出劳动的艰辛和老者的坚韧。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老者的刻画,表现出生活的艰难和不易,同时也传达出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和赞美。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