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带潮声偏傍枕,山连雁影恰当楼。
意思:下带潮声偏旁枕头,山连大雁影子正好在楼上。
出自作者[明]施渐的《病卧县斋呈诸僚长》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表达对生活和仕途的深刻反思和感慨。
首句“岂是官卑易去留”,作者表达了对官职低微的无奈,他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他渴望的是远离尘嚣的生活。第二句“未能高蹈愧林丘”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能远离尘世、归隐山林的愧疚之情。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失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形成了一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接下来的两句“公庭积夏常虚讼,弱质逢秋已制裘”,描绘了作者在官场中的生活状态。作者因为公正无私,所以官庭中的诉讼案件大多与他无关,这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然而,随着秋天的到来,作者也开始为自己准备过冬的衣物,这暗示着他的生活并不宽裕。这种描绘展示了作者在官场中的艰难处境,也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无奈和忧虑。
“雨带潮声偏傍枕,山连雁影恰当楼”这两句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雨声、潮声、雁影、山峦,这些自然元素都与作者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构成了他生活的背景。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世途转觉萧疏甚,始信嵇康薄宦游”,作者在反思人生之路的萧索,他觉得世事纷扰,让他更加怀念过去那种简单的生活。他开始相信嵇康的“薄宦游”,即远离官场、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失望和对自由的向往,这也是他诗歌的主题之一。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失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反思和对自由的追求。这种复杂的情感让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