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王右丞送瑗公南归》 常愿入灵岳,藏经访遗踪。

常愿入灵岳,藏经访遗踪。

意思:常常希望进入灵岳,藏经访问遗迹。

出自作者[唐]崔兴宗的《同王右丞送瑗公南归》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心境和对自然、佛教的向往。首句“行苦神亦秀”,表达了诗人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但仍然能够保持内心的清净和美好。接下来的“泠然谿上松”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内心境界相呼应。 第二句“铜瓶与竹杖,来自祝融峰”,暗示了诗人的身份——一位僧人。铜瓶和竹杖是佛教僧侣常用的法器,而祝融峰则是佛教名山之一。这里的铜瓶和竹杖象征着诗人的信仰和修行。 第三句“常愿入灵岳,藏经访遗踪”,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向往,希望能够深入其中,寻找佛经和佛教先贤的足迹。这里的“灵岳”指的是佛教名山,如峨眉山、普陀山等。 最后两句“南归见长老,且为说心胸”,诗人表示自己将回到南方,向当地的高僧请教佛法,以期能够开阔自己的心胸,更好地修行。这里的“长老”指的是有德行的高僧,他们对于佛教教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和对修行的执着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清净的心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行苦神亦秀,泠然谿上松。
铜瓶与竹杖,来自祝融峰。
常愿入灵岳,藏经访遗踪。
南归见长老,且为说心胸。

关键词解释

  • 常愿

    读音:cháng yuàn

    繁体字:常願

    意思:(常愿,常愿)
    平素的志愿。
    《后汉书左雄传》:“今阿母躬蹈约俭,以身率下,群僚蒸庶,莫不向风,而与王圣并同爵号,惧违本操,失其常愿。”

  • 遗踪

    读音:yí zōng

    繁体字:遺蹤

    英语:old address

    意思:(遗踪,遗踪)

    1.晋·潘岳《西征赋》:“眺华岳之阴崖,觌高掌之遗踪。”
    《宋书傅亮传》:“钻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