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雷不成雨,成雨初不湿。
意思:云雷不成雨,成雨开始不湿。
出自作者[宋]曾几的《咏旱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田旱情的诗,表现出诗人对农民和土地的深切关怀。
首句“骄阳方施行”,以骄阳的盛行描绘出夏日的炎热,为下文旱情的发生提供了背景。而“秋节已树立”则表明秋季已经来临,时节转换,使得旱情更加严重。
“田亩在膏肓,何道可副急。”这两句诗描述了田地的旱情严重,如同病入膏肓,无法自救,表现出诗人对农田的深深忧虑。在此情况下,农民焦急寻找各种方法缓解旱情,但“何道可副急”一句则表现出诗人对解决问题的无奈和困惑。
“云雷不成雨,成雨初不湿。”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天气的无情,虽然有云雷但并未形成有效的降雨,即使下雨也无法缓解旱情,因为雨量太少,无法湿润土地。
最后两句“咄咄逼中秋,为霖恐无及。”则以逼近的中秋时节来强调时间的紧迫性,恐怕再不下雨,农作物就无法在中秋之前收获了。
整首诗以骄阳、秋节、田亩、云雷、雨等自然元素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农田旱情的严重情况,表现出诗人对农民和土地的关切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逼近的中秋时节来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