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泐潭我和尚真赞》 枯木突兀,傲睨万物。

枯木突兀,傲睨万物。

意思:枯木突兀,傲慢万物。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泐潭我和尚真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枯木为对象,通过对其形态和气质的描绘,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傲视群雄的精神境界,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深邃而独特的审美感受。 首先,诗中的“枯木突兀,傲睨万物”描绘了枯木的形态,突兀而立,不畏世俗,傲视一切。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感觉,仿佛枯木在风雨中屹立不倒,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 其次,“顶门上眼,正法中骨”则是对枯木气质的描绘。顶门上眼,意味着枯木在顶端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洞察一切,具有深邃的智慧和洞察力。正法中骨则表达了枯木内在的正直和正义感,象征着一种刚正不阿、不畏权势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描绘枯木的形态和气质,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傲视群雄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不仅体现在枯木的形态和气质上,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应该像枯木一样坚韧不屈、不畏权势、正直正义,保持内心的清醒和坚定。 此外,这首诗也传递出一种深邃而独特的审美感受。它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和美妙,同时也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描绘枯木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启示我们要珍惜生命,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独立。 总之,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诗歌,它通过描绘枯木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傲视群雄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枯木突兀,傲睨万物。
顶门上眼,正法中骨。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枯木

    读音:kū mù

    繁体字:枯木

    英语:dead standing tree

    意思:
    1.老树;枯树。
    《管子度地》:“伐枯木而去之,则夏旱至矣。”
    《汉书五行志中

  • 突兀

    读音:tū wù

    繁体字:突兀

    英语:lofty; towering (高耸)

    意思:
    1.亦作“突杌”、“突屼”。高耸貌。
    《文选木华<海赋>》:“鱼则横海之鲸,突杌孤游。”<

  • 万物

    读音:wàn wù

    繁体字:萬物

    英语:world

    意思:(万物,万物)

    1.统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易干》:“大哉干元,万物资始。”
    《史记吕不韦列

  • 傲睨

    读音:ào nì

    繁体字:傲睨

    英语:look down upon

    意思:傲慢斜视;骄傲。
    唐·罗隐《送宣武徐巡官》诗:“傲睨公卿二十年,东来西去只悠然。”
    清·蒲松龄《聊斋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