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夜醮》 红桃裛露风初细,白鹤迎云月渐迟。

红桃裛露风初细,白鹤迎云月渐迟。

意思:红桃裛露风初细,白鹤迎接说月亮渐渐慢。

出自作者[宋]夏竦的《观夜醮》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万条银烛间灵旗,一片清香匝玉墀》是一首描绘美丽自然景色和神秘宗教氛围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宗教的深深敬仰和向往。 首句“万条银烛间灵旗”中,“银烛”象征着明亮、纯洁的光芒,而“灵旗”则可能指的是神仙的旗帜,暗示着神秘和宗教的氛围。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一种神秘而又神圣的场景。 “一片清香匝玉墀”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清香四溢的场景,通过“一片”和“清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而“玉墀”则象征着神圣的殿堂,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氛围。 接下来的诗句“羽帐星辰来不觉,仙坛冠帔立多时”描绘了诗人身处神秘宗教场景中的感受。诗人仿佛置身于神秘的羽帐之中,仰望星辰,感受着宗教的神秘和神圣。在仙坛前,诗人看到了穿着冠帔的神仙,感受到了宗教的庄重和肃穆。 “红桃裛露风初细,白鹤迎云月渐迟”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红桃在露水的滋润下更显娇艳,微风轻轻吹过,带走了桃子的香气和露水的湿润。在云层的掩映下,月亮缓缓升起,月光洒在白鹤身上,更显其高雅和纯洁。 最后两句“试托东皇问萧史,凤箫应许借人吹。”诗人似乎在向神仙们请求,询问能否借他的箫声一用。这表达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秘宗教的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神秘宗教和美丽自然景色的深深敬仰和向往。它是一首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诗,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条银烛间灵旗,一片清香匝玉墀。
羽帐星辰来不觉,仙坛冠帔立多时。
红桃裛露风初细,白鹤迎云月渐迟。
试托东皇问萧史,凤箫应许借人吹。
作者介绍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

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关键词解释

  • 红桃

    读音:hóng táo

    繁体字:紅桃

    意思:(红桃,红桃)

    1.红色桃花。
    南朝·宋·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原隰荑绿柳,墟囿散红桃。”
    唐·薛能《重游通波亭》诗:“十年抛掷故园

  • 云月

    读音:yún yuè

    繁体字:雲月

    意思:(云月,云月)

    1.云和月。有时也指云中的月。
    唐·张九龄《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云月爱秋景,林堂开夜扉。”
    唐·杜甫《宿青草湖》诗:“寒

  • 白鹤

    读音:bái hè

    繁体字:白鶴

    短语:丹顶鹤

    英语:white crane

    详细释义:动物名。鸟纲鹤形目。涉禽类中最大者,喙长,便于啄食小鱼;脚长,便于涉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