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早蝉》 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

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

意思:月亮出先照山,风先生先动水。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早蝉》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是一首描绘自然环境和人的情感状态的诗。 首先,诗中通过对月出、风生、蝉鸣等自然现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月亮升起时,首先照亮了山川,风也开始在水中荡起涟漪,这些自然元素仿佛具有生命,能感知人的情绪和心境。 接着,诗人通过“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这句,表达了人的情感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当人心中充满忧愁时,自然的声音,如蝉鸣,会引发乡愁;而乡愁又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的声音。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这句,进一步描绘了这种互动关系,渭河上的新蝉鸣声,仿佛在提醒诗人回忆起家乡的蝉鸣,使他的思乡之情更为浓烈。 最后,“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这两句描绘了寂静的景象,衡门落寞地立着,槐花飘香却无人欣赏,更显出人的孤独和愁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人的情感状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愁和思乡之情。诗中的自然元素仿佛具有生命,能感知人的情绪,并与人的情绪产生互动,这种描绘方式使得诗的情感表达更为深刻和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
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风生

    读音:fēng shēng

    繁体字:風生

    意思:(风生,风生)

    1.起风。
    晋·潘岳《为诸妇祭庾新妇文》:“室虚风生,床尘帷举。”
    唐·李白《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诗:“水退池

  • 山风

    读音:shān fēng

    繁体字:山風

    英语:mountain breeze

    意思:(山风,山风)
    指《易蛊》卦,因其卦上艮下巽,卦象为山下有风,故称。
    明姚茂良《精忠记兆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