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垂长髯,驱羊从北道。
意思:放牧人垂长髯,把羊从北道。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逢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牧羊场景的诗,通过对牧羊人的描绘,表达了对牧羊生活和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对动物生命的尊重。
首句“牧人垂长髯,驱羊从北道”,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牧羊人的形象,他长髯飘飘,手持长鞭,驱赶着一群羊沿着北道前行。这一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暗示了牧羊人的勤劳和责任心。
“老羝压大群,毛比长髯好”两句,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牧场上的情景,老公羊在羊群里压倒其他年轻的公羊,它们的毛色比牧羊人的长髯还要好。这不仅展示了牧场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公羊们为了争夺领地和配偶而进行的竞争。
“暮归同一栏,朝出不择草”两句描绘了牧羊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傍晚他们把羊群带回同一个栏舍中休息,早晨他们不选择草地,而是带着羊群到不同的地方觅食。这种描述展示了牧羊人的辛勤劳动和对羊群的关心。
“既肥当用烹,从羝羝独保”两句则表达了对动物生命的尊重和爱护。诗人认为,尽管公羊们为了生存而竞争,但它们最终会被烹调食用,而那些保护自己的公羊则显得孤独无助。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动物权利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牧羊人的描绘和对牧场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对动物生命的尊重。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关注动物权利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也要关注我们的行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