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山道士无仙骨,却向人间作酒徒。
意思:牢山道士没有仙骨,拒绝向人间作酒鬼。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寄窦泽处士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文化和人生的感慨。
首句“兰亭醉客旧知闻,欲问平安隔海云。”诗人以兰亭作为回忆的起点,兰亭是著名的书法圣地,也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场所,引发了诗人的思古幽情。醉客旧知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理解。然而,由于海云阻隔,诗人无法亲自询问平安,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不是金陵钱太尉,世间谁肯更容身。”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自我认知,他并不期待得到他人的赏识或重用,而是安于自己的生活状态。
“鳌背楼台拂白榆,此中槎客亦踟踌。”诗人描绘了一个宏伟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既感到新奇又有些迷茫。
“牢山道士无仙骨,却向人间作酒徒。”最后两句诗中,诗人以海中仙山和道士为喻,表达了自己并不追求超凡入圣,而是满足于人间的生活。这里既有对生活的满足,也有对自我定位的清醒认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历史、文化和人生为主题,通过描绘历史场景、自我认知、环境描绘和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理解和对自我定位的清晰认知。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是一首优秀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