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六么令 鸣鹤馀音卷四》 何须寻枝摘叶,岂论语丹经。

何须寻枝摘叶,岂论语丹经。

意思:为什么要寻找树枝摘叶,难道论语丹经。

出自作者[元]王哲的《六么令 鸣鹤馀音卷四》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表达了道家思想中的真清真静、内调神气等理念。它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平静、精神修养和道德提升的思想。 首先,诗中提到了“真清真静,便是虎和龙”,这是对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理念的表述。虎和龙都是道家文化中的象征,虎象征着力量和威严,龙则象征着变化和神秘。在这里,诗人将“真清真静”比作虎和龙,意味着只有内心清静无为,才能像虎和龙一样具有强大的力量和神秘的变化。 其次,“澄澄湛湛,婴儿姹女自升腾”,这是对道家思想中“内调神气”的描述。在道家文化中,婴儿、姹女都是代表精气的象征。诗人用“澄澄湛湛”来形容内调神气的过程,意味着通过调息、调心等方法,使内在的精气得到提升和升华。 此外,“寂默刀圭根本,斋戒换西东”,这也是道家思想中的重要理念,强调通过内心的寂静、沉默和斋戒等修行方式,达到根本的改变。诗人用“换西东”来形象地表达这种改变的重要性,意味着通过修行,可以改变外在的世界。 最后,“灭睡忘言除欲,饮膳少丰融。外系疏啬,人情淡薄,念头打破渐幽通”,这是对道家思想中“无欲无求”理念的表述。诗人强调要消除睡意、忘掉言语、除去欲望,保持饮食简单、适度,人情淡薄,打破内心的杂念和束缚,逐渐达到内心的幽静通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道家思想中的一些重要理念,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平静、精神修养和道德提升的思想。它鼓励人们通过修行和努力,达到内心的清静、神秘的变化、根本的改变和无欲无求的状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真清真静,便是虎和龙。
澄澄湛湛,婴儿姹女自升腾。
寂默刀圭根本,斋戒换西东。
时中十二,常常觉照,内调神气玉炉功。
何须寻枝摘叶,岂论语丹经。
假馀玄妙,知懒惰亦成空。
灭睡忘言除欲,饮膳少丰融。
外系疏啬,人情淡薄,念头打破渐幽通。

关键词解释

  • 寻枝摘叶

    解释

    寻枝摘叶 xúnzhī-zhāiyè

    [pay attention to minor things] 专注意不重要的、非本质性的事物及其方面

    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 宋· 严羽《诗评》<

  • 丹经

    读音:dān jīng

    繁体字:丹經

    意思:(丹经,丹经)
    讲述炼丹术的专书。
    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凡受太清丹经三卷,及九鼎丹经一卷,金液丹经一卷。”
    南朝·梁·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

  • 论语

    读音:lún yǔ

    繁体字:論語

    短语:六书 红楼梦 易经 五经 天方夜谭

    英语:the Analects

    详细释义:书名。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

  • 何须

    读音:hé xū

    繁体字:何須

    英语:what is the need

    意思:(何须,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唐·封演《封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