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 岁暮物万变,故情何不迁?

岁暮物万变,故情何不迁?

意思:年底万物变化,所以为什么不把感情?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描述了诗人每天只吃两顿简单的蔬菜,中午小憩片刻,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感到满足和安逸。他对于物质的追求并不强烈,对于环境的改变也并不在意,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诗中还对当今社会中人们的观念进行了批评,指出人们在忙碌时总是渴望休息,而在安静时又渴望热闹,这种心态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也会影响身心健康。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像他一样,用简单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享受生命的美好,从而达到形神俱全的境界。 诗中还提到了两位道友,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环境,但内心却有着共同的目标和追求,这更加突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诗人用比喻的方式,将云中的鸾鸟和泥中的鱼进行对比,强调了简单生活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要像鱼和鸾鸟一样逍遥自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当今社会中人们观念的批评,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旦暮两蔬食,日中一闲眠。
便是了一日,如此已三年。
心不择时适,足不拣地安。
穷通与远近,一贯无两端。
常见今之人,其心或不然。
在劳则念息,处静已思喧。
如是用身心,无乃自伤残?
坐输忧恼便,安得形神全?
吾有二道友,蔼蔼崔与钱。
同飞青云路,独堕黄泥泉。
岁暮物万变,故情何不迁?
应为平生心,与我同一源。
帝乡远于日,美人高在天。
谁谓万里别,常若在目前。
泥泉乐者鱼,云路游者鸾。
勿言云泥异,同在逍遥间。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岁暮

    读音:suì mù

    繁体字:歲暮

    短语:晚年 余生 风烛残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天年 老年 余年 夕阳

    英语:close of the years

    意思:(岁暮

  • 何不

    读音:hé bù

    繁体字:何不

    英语:why not

    意思:犹言为什么不。表示反问。
    《诗唐风山有枢》:“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孟子尽心上》:“

  • 变故

    读音:biàn gǔ

    繁体字:變故

    短语:变动 晴天霹雳 变化 风吹草动

    英语:misfortune

    意思:(变故,变故)

    1.改变原来的气质。

  • 不迁

    读音:bù qiān

    繁体字:不遷

    英语:Bu Qian

    意思:(不迁,不迁)

    1.不移徙。
    《楚辞九章橘颂》:“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韩非子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