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苏台竹枝词 一十首》 侬家自有苏台曲,不去西湖唱《采莲》。

侬家自有苏台曲,不去西湖唱《采莲》。

意思:侬家自有苏台曲,不去西湖唱《采莲》。

出自作者[元]杨维桢的《苏台竹枝词 一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百尺楼台倚碧天,栏干曲曲画屏连。侬家自有苏台曲,不去西湖唱《采莲》》,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 首先,诗中描述了楼台高耸入云,与碧天相接,栏杆曲折如画屏连绵不断。这样的描绘,给人一种高远、壮美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云天之上的楼台,俯瞰着广袤的大地。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美好事物的热爱。这里的“苏台曲”应该是指家乡的音乐或歌曲,诗人认为这里有自己的美好旋律,不需要去西湖唱《采莲》之类的歌曲。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自信和自豪,也流露出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诗人通过“不去西湖唱《采莲》”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家乡的美好和独特性。这里的“采莲”是江南地区的传统歌曲,而西湖则是杭州的著名景点,两者在风格和内容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诗人通过对比,突显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高耸入云的楼台、曲折的栏杆、家乡的音乐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画面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百尺楼台倚碧天,栏干曲曲画屏连。
侬家自有苏台曲,不去西湖唱《采莲》。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等。他是元朝末年和明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杨维桢自幼聪颖,其父杨宏对他寄予厚望。他的诗歌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常常描写自然风景和人民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此外,杨维桢还擅长书法和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和花鸟画。他的画作与诗歌一样清新脱俗、自然流畅。

关键词解释

  • 采莲

    读音:cǎi lián

    繁体字:埰蓮

    意思:(参见採莲,采莲)

    造句:

  • 苏台

    读音:sū tái

    繁体字:蘇檯

    造句:

  • 西湖

    读音:xī hú

    繁体字:西湖

    英语:the West Lake, in Hangzhou

    意思:湖名。我国以“西湖”名者甚多,多以其在某地之西为义。
    (1)在浙江·杭州城西。

  • 侬家

    读音:nóng jiā

    繁体字:儂家

    意思:(侬家,侬家)

    1.自称。犹言我。家,后缀。
    唐·寒山《诗》之一六九:“侬家暂下山,入到城隍里。”
    五代·王延彬《春日寓感》诗:“也解为诗也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