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江月·住想修行布施》 坠落只缘力尽。

坠落只缘力尽。

意思:坠落只因精疲力竭。

出自作者[宋]张伯端的《西江月·住想修行布施》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修行的深刻见解,表达了一种返璞归真、无为实相的哲学观念。 首先,诗中提到了“住想修行布施,果报不离天人”,这是对布施行为的赞美,强调了修行和善行的因果关系。布施可以带来天人的果报,这是一种对道德和慈悲的肯定,也是对修行者的一种鼓励。 接着,“恰如仰箭射浮云。坠落只缘力尽。”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修行的过程,就像射手射箭一样,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坚持,直到最后精疲力尽,就像箭射向浮云一样,虽然目标清晰,但过程却充满了挑战和困难。 然后,“争似无为实相,还须返朴归淳。”这里提出了另一种不同的修行方式,即无为实相。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返璞归真,回归最自然的状态。这是一种超越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哲学观念。 最后,“境忘情性任天真。以证无生法忍。”这句话表达了修行的最高境界,即忘却外界的纷扰和自我情感的束缚,任由本性和天真自然流露。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证悟无生的法理,即生命永恒、无生无灭的道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学观念,即修行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坚持,同时也要返璞归真、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这种观念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启示意义,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善良,追求真正的幸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住想修行布施,果报不离天人。
恰如仰箭射浮云。
坠落只缘力尽。
争似无为实相,还须返朴归淳。
境忘情性任天真。
以证无生法忍。
作者介绍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仙逝,飞升前留有《尸解颂》一首:“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通融”。

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

关键词解释

  • 坠落

    读音:zhuì luò

    繁体字:墜落

    短语:掉 跌落 跌 堕 落 落下 打落

    英语:purler

    意思:(坠落,坠落)

    1.下落;掉落。

  • 只缘

    读音:zhī yuán

    繁体字:衹緣

    意思:(只缘,只缘)
    只因为。
    唐·任华《杂言寄杜拾遗》诗:“只缘汲黯好直言,遂使安仁却为掾。”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力尽

    读音:lì jìn

    繁体字:力儘

    意思:(力尽,力尽)
    力气用尽。
    《左传昭公十一年》:“力尽而敝之,是以无拯,不可没振。”
    唐·元稹《有鸟》诗之五:“主人频问遣妖术,力尽计穷音响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