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病起》 颓垣破屋暗藜蒿,病起不知秋已高。

颓垣破屋暗藜蒿,病起不知秋已高。

意思:颓垣破屋暗藜蒿,病起不知道秋天已高。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病起》

全文赏析

这首诗《颓垣破屋暗藜蒿,病起不知秋已高》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表达诗人病后初愈、体力衰弱的诗篇。诗中描绘了破败的房屋、暗淡的藜蒿,以及病后初愈的诗人对秋天的感知。 首句“颓垣破屋暗藜蒿”描绘了房屋残破、藜蒿在暗淡的光线下生长的景象,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病起不知秋已高”表达了诗人病后初愈的状态,对秋天的到来并未察觉,暗示了诗人的虚弱和无力感。 “晨倚山楹群木脱”描绘了早晨时分,诗人倚靠在残破的山墙上,看到周围的树木在秋天的萧瑟中逐渐凋零的景象。 “暮临苔砌百虫号”则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站在布满青苔的石阶上,听着各种昆虫的叫声,感受着秋天的寂寥和凄凉。 “力殚编简初何得,腰折尘埃只漫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病后初愈、体力衰弱的状态下,想要努力工作却力不从心的感觉。他感到自己的腰背已经像折断一样,只能在漫无目的的劳作中寻求安慰。 最后两句“赖有浊醪生耳热,狂歌醉草寄吾豪”表达了诗人对酒的依赖,只有在饮酒后才能感到一丝的欢愉和豪情。这两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内心的苦闷。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病后初愈、体力衰弱的感受,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颓垣破屋暗藜蒿,病起不知秋已高。
晨倚山楹群木脱,暮临苔砌百虫号。
力殚编简初何得,腰折尘埃只漫劳。
赖有浊醪生耳热,狂歌醉草寄吾豪。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解释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颓垣

    读音:tuí yuán

    繁体字:頹垣

    意思:(颓垣,颓垣)
    坍塌的墻。
    南朝·宋武帝《登作乐山》诗:“壤草凌故国,拱木秀穨垣。”
    宋·苏轼《濠州七绝四望亭》:“穨垣破础没紫荆,故老犹言短李亭。”<

  • 破屋

    读音:pò wū

    繁体字:破屋

    意思:
    1.破陋的房屋。
    唐·孟郊《秋怀》诗之四:“秋至老更贫,破屋无门扉。一片月落床,四壁风入衣。”
    宋·苏轼《纸帐》诗:“锦衾速卷持还客,破屋那愁仰见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