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迭韵再答伯夔》 荒区移植开三径,冷月携魂并一痕。

荒区移植开三径,冷月携魂并一痕。

意思:荒区移植开三径,冷月带着灵魂和一个痕迹。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迭韵再答伯夔》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首句“看截堆盘酒泻盆,万花围客啸歌存”,诗人描绘了欢聚一堂,把酒言欢的场景,酒香四溢,万花簇拥,宾客欢歌笑语。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荒区移植开三径,冷月携魂并一痕”,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荒凉之地也变得生机勃勃的场景。冷月下,诗人的灵魂与万物一同存在,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夜气自肥虫语静,烟光初漏鹊栖尊”,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之美,虫声此起彼伏,夜气浓厚,鹊鸟在酒杯中栖息。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宁静与平和。 最后两句“何当蹑屦从诸老,世外餐英卧石根”,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追随前辈,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想法。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和对生命的珍视。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传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人生的哲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看截堆盘酒泻盆,万花围客啸歌存。
荒区移植开三径,冷月携魂并一痕。
夜气自肥虫语静,烟光初漏鹊栖尊。
何当蹑屦从诸老,世外餐英卧石根。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移植

    读音:yí zhí

    繁体字:移植

    英语:to transplant

    意思:
    1.将秧苗或树木移至他处栽种。
    《旧唐书食货志下》:“盐铁使王涯表请使茶山之人,移植根本。”

  • 一痕

    引用解释

    一线痕迹。常形容缺月,等于说一弯。 元 元淮 《端阳新月》诗:“遥看一痕月,掐破 楚 天青。” 明 文徵明 《闲兴》诗之四:“坐久忽惊凉影动,一痕新月在梧桐。” 郭沫若 《瓶》诗之十二:“默默地步入了中庭,一痕的新月爪破黄昏。”

    读音:yī hé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