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閒忘物累,足懒出柴门。
意思:心闲忘物累,脚懒出柴门。
出自作者[宋]刘应时的《山居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雨湿茅茨暗,日长天气温》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场景的诗,通过对雨后茅屋、天气变化、心境闲适、夜晚时分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
首句“雨湿茅茨暗,日长天气温”中,“雨湿茅茨”描绘了雨后茅屋的湿润和阴暗,与“日长天气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心閒忘物累,足懒出柴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心境闲适,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和物欲的牵累。他懒洋洋的,不想出门,只想留在柴门之内。这种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安逸和满足。
“风静收云脚,山高露月痕”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时分的景象,风平浪静,云散去,山峰高耸,露水挂在枝头。这样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最后两句“儿童展编简,灯火又黄昏”描绘了乡村夜晚的场景,孩子们展开书简学习,灯火在黄昏时分又亮了起来。这样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心境、夜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