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瞰金埒,九衢通玉堂。
意思:百尺俯瞰金相等,九方通玉堂。
出自作者[南北朝]陈叔宝的《洛阳道五首 其四》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百尺瞰金埒,九衢通玉堂》,作者通过描绘洛阳的繁华景象,表达了对这座古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首联“百尺瞰金埒,九衢通玉堂”描绘了诗人站在百尺高的城楼上俯瞰洛阳金埒(马场)的景象,以及洛阳九条街道通向玉堂的繁华。这两句诗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壮观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洛阳城中,感受到了这座古都的壮丽和繁华。
颔联“柳化尘里暗,槐色露中光”进一步描绘了洛阳的季节特征,柳树在尘埃中逐渐凋零,槐树的绿色在露水中显得更加鲜亮。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对洛阳的深深眷恋。
颈联“游侠幽并客,当垆京兆妆”则表达了诗人的身份和情感。诗人以游侠幽并客的形象出现,表现出他的豪迈和勇敢。同时,他以当垆京兆妆的形象出现,表达了他对洛阳的热爱和怀念之情。这里的“当垆”一词源于古代卖酒者居于垆,而京兆妆则是洛阳地区的特色妆容,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地域情感。
尾联“向夕风烟晚,金羁满洛阳”则描绘了傍晚时分洛阳城的风光,金羁满洛阳表达了诗人对洛阳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洛阳的壮丽景象、表达诗人对洛阳的热爱和怀念之情、以及展现诗人的豪迈勇敢形象,展现出了一幅生动的古都画卷。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地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