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后湖》 鬻者自为鬻,酤者自为酤。

鬻者自为鬻,酤者自为酤。

意思:出售的是卖自己,为自己买买的。

出自作者[唐]元稹的《后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被泥泞和水患困扰的地区在一位有能力的官员治理下,逐渐恢复生机和活力的过程。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描述现状:诗中首先描绘了原本的泥泞水乡,湖泊四周积满了水,鱼鳖死亡,没有菰蒲生长,一片荒芜景象。 2. 官员治理:然后,诗中提到郑公治理此地的三年,他的治理让荒地变得四至皆熟,百姓富裕,小巷也变得宽阔。他为这块土地做了标记,鼓励百姓自力更生,自己也不缺少帮手。 3. 百姓参与:接下来,诗中描述了下里百姓的响应,他们互相帮助,老人和孩子也参与其中,用石头、茅草、石块等材料修复家园。他们像寻找珍珠一样寻找食物,生活逐渐改善。 4. 繁荣景象:最后,诗中描绘了重建后的繁荣景象,市场上的鸡犬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就像在都城一样。湖泊成为了鱼米之乡,废地变成了宝地。 5. 感激官员:最后,诗中表达了对郑公的感激,他解决了百年未决的水患,让百姓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郑公的治理能力和百姓的积极响应,表达了对郑公的感激和对新生活的喜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对官员治理的期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荆有泥泞水,在荆之邑郛。
郛前水在后,谓之为后湖。
环湖十馀里,岁积潢与污。
臭腐鱼鳖死,不植菰与蒲。
郑公理三载,其理用喣愉。
岁稔民四至,隘廛亦隘衢。
公乃署其地,为民先矢谟。
人人傥自为,我亦不庀徒。
下里得闻之,各各相俞俞。
提携翁及孙,捧戴妇与姑。
壮者负砾石,老亦捽茅刍。
斤磨片片雪,椎隐连连珠。
朝餐布庭落,夜宿完户枢。
邻里近相告,新戚远相呼。
鬻者自为鬻,酤者自为酤。
鸡犬丰中市,人民岐下都。
百年废滞所,一旦奥浩区。
我实司水土,得为官事无。
人言贱
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关键词解释

  • 自为

    读音:zì wèi

    繁体字:自為

    意思:(自为,自为)
    I

    1.自己做;自己治理。
    《管子国蓄》:“则君虽彊本促耕,而自为铸币而无已,乃今使民下相役耳,恶能以为治乎?”唐·胡曾《赠渔者》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