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曲歌辞·车遥遥》 路喜到江尽,江上又通舟。

路喜到江尽,江上又通舟。

意思:路很高兴到江尽,江上又通船。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杂曲歌辞·车遥遥》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女子的口吻,表达了对远行在外的情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路喜到江尽,江上又通舟。舟车两无阻,何处不得游。”描绘了女子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情。她欣喜地发现,路已经到了江边,而江上又通了船,这意味着她可以自由地前往远方,去追寻她的情人。这一联通过描绘旅途的便利,暗示了女子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情人的思念。 颔联“丈夫四方志,女子安可留。”表达了女子对男子志向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透露出她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她明白男子有四方之志,不能被留在家中,这让她感到失落和无助。然而,她也明白这是男子的理想和追求,她无法阻拦。这一联通过女子的口吻,表达了对男子志向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揭示了女子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颈联“郎自别日言,无令生远愁。”描述了女子对情人的思念和担忧。她记得情人离开时说的话,不要让自己因为距离而生出远愁。这一联通过女子的口吻,表达了对情人的关心和担忧,同时也透露出她内心的柔软和温情。 尾联“愿为驭者手,与郎回马头。”表达了女子愿意成为情人的助手,跟随他的脚步,回到他的身边。这一联通过女子的口吻,表达了对情人的深情和执着,同时也透露出她内心的渴望和期待。 整首诗以女子的口吻,通过描绘旅途的便利、对男子志向的理解和支持、对情人的思念和担忧以及对情人的深情和执着,表达了对远方情人的深深思念和执着追求。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路喜到江尽,江上又通舟。
舟车两无阻,何处不得游。
丈夫四方志,女子安可留。
郎自别日言,无令生远愁。
旅雁忽叫月,断猿寒啼秋。
此夕梦君梦,君在百城楼。
寄泪无因波,寄恨无因輈。
愿为驭者手,与郎回马头。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通舟

    读音:tōng zhōu

    繁体字:通舟

    意思:通行船只。
    南朝·梁元帝《登堤望水诗》:“高岸翻成浦,曲港反通舟。”
    《宋史河渠志三》:“佑请疏其两端,皆可通舟。”
    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