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梦中吟》 梦中说梦犹能忆,梦觉梦中还又隔。

梦中说梦犹能忆,梦觉梦中还又隔。

意思:梦中梦还能回忆说,梦中感觉在梦中回到又隔着。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梦中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梦中说梦犹能忆,梦觉梦中还又隔》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诗。它通过描述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以及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迁,表达了人生无常和珍惜当下的主题。 首先,诗人通过“梦中说梦犹能忆,梦觉梦中还又隔”这一句,表达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和转换。在梦中,我们可以超越现实,进入一个奇幻的世界,而醒来后,梦中的一切似乎变得遥不可及。这种对比和反差,让人深思人生的真实意义和价值。 其次,“今日恩光空喜欢,当年意爱难寻{上不下见}。”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迁。诗人感叹过去的恩爱和情感如今已经无法再寻,只剩下空欢喜。这种情感的变化和无常让人感到人生的无奈和悲凉。 “水成流处岂无声,花到谢时安有色。”这句诗则表达了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和生命的短暂。水无声地流淌,花无色地凋谢,这些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然而,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让人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最后,“过此相逢陌路人,都如元来曾相识。”这句诗表达了人生中的相遇和相逢都是偶然的,但每个人的面孔和经历都曾经相识。这种相遇的偶然性和人生的无常让人更加珍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和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迁、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以及人生的相遇和相逢等主题,表达了人生无常和珍惜当下的主题。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刻,不要让时间轻易流逝,也不要让情感轻易改变。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和情感,因为每个人的面孔和经历都曾经相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梦中说梦犹能忆,梦觉梦中还又隔。
今日恩光空喜欢,当年意爱难寻{上不下见}。
水成流处岂无声,花到谢时安有色。
过此相逢陌路人,都如元来曾相识。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关键词解释

  • 梦觉

    读音:mèng jué

    繁体字:夢覺

    意思:(梦觉,梦觉)

    1.犹梦醒。
    《太平寰宇记》卷一三六引晋·干宝《搜神记》:“忽如梦觉,犹在枕旁。”
    唐·韩愈《宿龙宫滩》诗:“梦觉灯生晕,宵残

  • 梦中说梦

    引用解释

    佛教语。喻虚幻之甚。《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九六:“復次 善勇猛 ,如人梦中説梦所见种种自性。如是所説梦境自性都无所有。何以故? 善勇猛 ,梦尚非有,况有梦境自性可説。” 唐 白居易 《读禅经》诗:“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餘却有餘。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説梦两重虚。” 清 曹寅 《楝亭诗钞》卷二有诗题《甲戌仲夏二十二日,有吴门之役,午憩

  • 梦中

    读音:mèng zhōng

    繁体字:夢中

    意思:(梦中,梦中)

    1.睡梦之中。
    《列子周穆王》:“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莽之国,阴阳之气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昼夜亡辨

  • 说梦

    读音:shuō mèng

    繁体字:說夢

    意思:(说梦,说梦)

    1.谈论梦中的事。
    唐·白居易《读禅经》诗:“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宋·惠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