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拜赦》 拜赦古州南,山火明烈烈。

拜赦古州南,山火明烈烈。

意思:拜赦免古州南,山火明烈烈。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拜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拜赦古州南,山火明烈烈》是一首描绘古州南百姓欢庆赦免(即赦免罪犯)场景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天地恩泽的感激之情。 首先,诗中的“拜赦”表明了这是一次赦免的仪式,而“山火明烈烈”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欢庆的场景,仿佛山火一样热烈。这里的“山火”不仅象征着人们内心的热情,也象征着赦免带来的光明和希望。 “州人共喧喧,两◇扶白发”这两句描绘了古州南的百姓们欢声笑语,互相搀扶着庆祝赦免的场景。其中,“两◇扶白发”形象地描绘了老人们喜悦的心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同情和关怀。 “丁宁天语深,旷荡皇恩阔”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天子的感激之情,因为赦免是天子深切关怀的结果,也是皇恩浩荡的表现。这里的“丁宁”和“旷荡”两个词,既表达了感激之情,也体现了皇恩的广大和深远。 最后,“乃知天地施,幽远无间别”表达了诗人对天地恩泽的深深感激,也体现了诗人对公正、平等、博爱的追求。而“欣欣草木意,喜气消残雪”则进一步描绘了人们欢庆赦免带来的生机和希望,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古州南百姓欢庆赦免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天地恩泽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公正、平等、博爱的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拜赦古州南,山火明烈烈。
州人共喧喧,两◇扶白发。
丁宁天语深,旷荡皇恩阔。
乃知天地施,幽远无间别。
欣欣草木意,喜气消残雪。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山火

    读音:shān huǒ

    繁体字:山火

    意思:
    1.山中草木焚烧而燃起的火。包括撂荒、行猎等人为燃起的山火,以及雷电等自然原因引起的山火。
    南朝·梁·何逊《七召》:“山火已燎,野霜初白。”
    唐·沈佺

  • 烈烈

    读音:liè liè

    繁体字:烈烈

    英语:fiery

    意思:
    1.勐火炎炽貌。
    《诗商颂长髮》:“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
    郑玄笺:“其威势如勐火之炎炽。”

  • 南山

    读音:nán shān

    繁体字:南山

    英语:nan

    意思:
    1.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诗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巖巖。”
    《汉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