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鼎》 克商迁洛邑,兴汉出汾阴。

克商迁洛邑,兴汉出汾阴。

意思:克商迁都洛邑,兴汉发源于汾阴。

出自作者[宋]丁谓的《鼎》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颂古》,是一首对历史事件的赞美和反思的诗。它通过对古代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智慧、才能和道德的赞美,同时也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了反思和批评。 首句“妙尽三才象,精皆九贡金”,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先民们创造出的伟大文明的赞美。这里,“三才”可能指的是天、地、人,代表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九贡金”则象征着古代文明的繁荣和丰富,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明的敬仰之情。 “克商迁洛邑,兴汉出汾阴”,这两句诗描绘了古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事件——商朝的灭亡和汉朝的兴起。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新朝代的期待。 “郜赂惭非道,秦求愧丑心”,这两句诗是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批评。这里,“郜赂”指的是春秋时期郜国向齐侯进贡的宝鼎,却被齐侯夺取并毁坏,反映了当时政治的不公和不义;“秦求”则指的是秦朝对古代文明的贪婪和掠夺,表达了对秦朝的批评。 最后,“观铭知考甫,伛偻戒何深”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道德和历史的反思。这里,“观铭”指的是观看铭文,而“考甫”则是指孔子之父叔梁纥和其妻孟姜女之父齐侯之女,他们都是古代道德典范的代表人物;“伛偻”则表达了作者对道德的敬畏和尊重,告诫人们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对智慧、才能和道德的赞美,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妙尽三才象,精皆九贡金。
克商迁洛邑,兴汉出汾阴。
郜赂惭非道,秦求愧丑心。
观铭知考甫,伛偻戒何深。
作者介绍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人。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前后共在相位七年。

因作恶太多,丁谓最后被罢相,贬为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司户参军,他的四个儿子、三个弟弟全部被降黜。抄没家产时,从他家中搜得各地的贿赂物品,不可胜纪。景祐四年(1037)闰四月,卒于光州,归葬苏州城西华山习嘉原。

关键词解释

  • 汾阴

    读音:fén yīn

    繁体字:汾陰

    意思:(汾阴,汾阴)
    地名。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境内。因在汾水之南而名。
    汉武帝时曾于此得宝鼎。
    战国时属魏,汉始建县。
    唐·开元十年改名宝鼎县,宋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