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八声甘州·放船杨柳下》 放船杨柳下,听鸣蝉、薰风小新堤。

放船杨柳下,听鸣蝉、薰风小新堤。

意思:放船杨柳树下,听蝉鸣、薰风小新堤。

出自作者[宋]陈允平的《八声甘州·放船杨柳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在西湖边上的美景,以及诗人在其中的感受。 首句“放船杨柳下,听鸣蝉、薰风小新堤。”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杨柳下行驶,微风轻拂,传来蝉鸣,正是薰风初起之时。这里的“放船”意味着诗人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听鸣蝉”则增添了夏日的氛围,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炎炎的夏日。 “正烟葓露蓼,飞尘酿玉,第五桥西。”这几句描绘了周围的景色,绿意盎然的植物在烟雾中若隐若现,露珠晶莹,蓼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而飞尘弥漫,像是酿玉一般。这些描绘都展现了夏日的生机和美丽。 “遥认青罗盖底,宫女夜游池。”诗人从远处看到青绿色的荷叶如盖,覆盖水面,而宫女们在夜晚游池,增添了生活的气息。这里的“宫女夜游池”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西湖,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谁在鸳鸯浦,独棹玻璃。”诗人开始独自划船,玻璃般的湖水象征着清澈见底,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这里的“鸳鸯浦”则暗示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 “一片天机云锦,见凌波碧翠,照日胭脂。”这里用“云锦”“凌波”“碧翠”“胭脂”等词形容湖面上的景色,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湖面的美丽。 “是西湖西子,晴抹雨妆时。”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西湖都有着不同的美。这既是对西湖的赞美,也是对诗人自身情感的抒发。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在西湖边上的美景,以及诗人在其中的感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对爱情的渴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对西湖的深深热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放船杨柳下,听鸣蝉、薰风小新堤。
正烟葓露蓼,飞尘酿玉,第五桥西。
遥认青罗盖底,宫女夜游池。
谁在鸳鸯浦,独棹玻璃。
一片天机云锦,见凌波碧翠,照日胭脂。
是西湖西子,晴抹雨妆时。
便相将无情秋思,向菰蒲深处落红衣。
醺醺里,半篙香梦,月转星移。

关键词解释

  • 鸣蝉

    读音:míng chán

    繁体字:鳴蟬

    意思:(鸣蝉,鸣蝉)
    寒蝉;秋蝉。
    《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诗》:“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
    李善注引《礼记》:“孟秋,寒蝉鸣。”
    唐·高适《

  • 杨柳

    解释

    杨柳 yángliǔ

    (1) [poplar and willow]∶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willow]∶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l

  • 放船

    读音:fàng chuán

    繁体字:放船

    英语:to cast off

    意思:开船,行船。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小人引船,或迟或速,或停或待,又放船纵横,撞人触岸。”

  • 下听

    读音:xià tīng

    繁体字:下聽

    意思:(下听,下听)
    听取下面的意见。
    唐·崔融《吏部兵部选人议》:“陶唐氏之清问衢室,斯所以下听于人也。”
    唐·马戴《新春闻赦》诗:“尧聪能下听,汤网本来疏。

  • 薰风

    读音:xūn fēng

    繁体字:薰風

    意思:(薰风,熏风)

    1.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
    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