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非乐本,本末犹相因。
意思:钟鼓不是音乐本,本周末还相辅相成。
出自作者[宋]王安石的《寓言九首007》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反思历史,对古代社会道德衰落的痛惜,以及对当今世风日下的忧虑。
首句“钟鼓非乐本,本末犹相因。”中,诗人表达了对钟鼓之声的深入理解,认为钟鼓并非是为了娱乐而发声,它们的声音背后还隐藏着更深的意义。这可以理解为诗人对道德教化的重视,认为道德并非表面的装饰,而是内在的本质。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批判,认为这种追求可能导致人们忽视更深层次的道德和伦理。
“仁声入人深,孟子言之醇。”这句诗中,诗人引用了孟子的话,表达了对仁声深入人心的理解。仁声深入人心,意味着道德和仁爱应该深深植入人们的心中,成为他们行为的准则。诗人对孟子的观点表示赞同,认为这是人类社会应该追求的目标。
“如何贞观君,从古同隋陈。”这句诗是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诗人对贞观时期的君主表示质疑,认为他们未能保持古代(隋朝)的风俗之美。这暗示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当今世风日下的忧虑。
最后,“风俗不粹美,惜哉世无臣。”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风不纯美的遗憾,他认为世风未能达到完美的程度,同时感叹当今社会缺乏有道德的臣民。这表明诗人对道德和伦理的重视,同时也对当今社会的道德状况表示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反思历史、批判现实,表达了诗人对道德衰落和世风日下的忧虑。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美好道德和社会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