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箭镞》》 盗心憎主人,主人不知情。

盗心憎主人,主人不知情。

意思:小偷心里憎恨主人,主人不知情。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答《箭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矢人(箭匠)职业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黑暗面的不满和对正义的追求。 首先,诗中描绘了矢人职司的重要性,他们的工作不仅关系到箭的精良与否,还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矢人在磨砺箭镞、插上青竹竿、装上赤雁翎等过程中,表现出对工作的专注和严谨。 接着,诗中描述了一个狗盗者(盗贼)的形象,他昼伏夜潜,摩弓拭箭,夜射不待明,表现出其狡猾和机智。这个盗贼的行为引起了其他盗贼和主人的恐慌,但盗贼并未感到愧疚,反而憎恨主人,主人却不知情。 最后,诗人对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他人安危的人进行了批评,并呼吁那些正在控制弓弦的人(可能指统治者或执法者)应该慎重行事,不要轻易地射杀小盗贼。诗人建议他们应该向西射狼星、向东射长鲸、向学仁贵三矢平虏庭或学仲连一发下燕城,表现出诗人对正义的追求和对社会黑暗面的不满。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矢人职业的敬重和对社会黑暗面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正义的追求和对统治者的期望。这首诗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矢人职司忧,为箭恐不精。
精在利其镞,错磨锋镝成。
插以青竹竿,羽之赤雁翎。
勿言分寸铁,为用乃长兵。
闻有狗盗者,昼伏夜潜行。
摩弓拭箭镞,夜射不待明。
一盗既流血,百犬同吠声。
狺狺嗥不已,主人为之惊。
盗心憎主人,主人不知情。
反责镞太利,矢人获罪名。
寄言控弦者,愿君少留听。
何不向西射,西天有狼星。
何不向东射,东海有长鲸。
不然学仁贵,三矢平虏庭。
不然学仲连,一发下燕城。
胡为射小盗,此用无乃轻。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主人

    读音:zhǔ rén

    繁体字:主人

    短语:主 庄家 主子 东 主人公 东道主

    英语:master

    意思:
    1.接待宾客的人。与“客人”相对。

  • 知情

    读音:zhī qíng

    繁体字:知情

    短语:略知一二 掌握 详 理解 亮 了解 辩明 了了 懂得 明白 明亮 晓得 晓 明了 清楚 懂 知 领悟 喻 未卜先知 了然 知晓 接头 知道 敞亮 明

  • 盗心

    读音:dào xīn

    繁体字:盜心

    意思:(盗心,盗心)
    盗贼之心;偷盗之心。
    《韩非子存韩》:“臣恐陛下淫非之辩而听其盗心,因不详察事情。”
    《淮南子精神训》:“夫使天下畏刑而不敢盗,岂若能使

  • 人主

    读音:rén zhǔ

    繁体字:人主

    英语:An emperor

    意思:人君,君主。
    《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史记高祖本纪》:“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