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别空公》 后夜中峰月,空林百衲身。

后夜中峰月,空林百衲身。

意思:后半夜峰月,空林百衲身。

出自作者[唐]马戴的《赠别空公》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宁静、幽深的山林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首句“云门秋却入,微径久无人”,诗人步入云门,秋色深深,小径荒凉,营造出一种静谧、孤寂的氛围。云门,可能指的是山中的云雾之门,是一个特定的地方,微径则暗示了这条小径很少有人走。 “后夜中峰月,空林百衲身”描绘了夜晚在中峰看到的明月,以及在空荡树林中留下的身影。中峰月可能指的是山中的中峰顶部的明月,给人一种清冷而明亮的感觉。百衲身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空林中的身影,如同僧侣一样孤独而坚韧。 “寂聊寒磐尽,盥漱瀑泉新”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听到的寂静的晚钟声和洗漱瀑泉的新鲜感。寒磐可能指的是寺庙里的晚钟声,给人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感觉。盥漱瀑泉则描绘了诗人用新鲜的水源洗漱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履迹谁相见,松风扫石尘”结尾两句诗,诗人反思自己的足迹,无人相见,只有松风扫过石头上的尘土。这表达了诗人在山林中的孤独和自我反思,同时也暗示了他与自然的深度融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林的静谧、幽深和诗人的孤独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亲近之情,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云门秋却入,微径久无人。
后夜中峰月,空林百衲身。
寂聊寒磐尽,盥漱瀑泉新。
履迹谁相见,松风扫石尘。
作者介绍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一说江苏省东海县或陕西省华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关键词解释

  • 空林

    读音:kōng lín

    繁体字:空林

    意思:
    1.渺无人迹的树林。
    晋·张协《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

  • 夜中

    读音:yè zhōng

    繁体字:夜中

    意思:夜半。
    《春秋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国语吴语》:“吴王昏,乃戒令秣马食士,夜中,乃令服兵擐甲,系马舌,出火灶。”

  • 后夜

    读音:hòu yè

    繁体字:後夜

    意思:(后夜,后夜)
    后半夜。
    唐·刘长卿《喜鲍禅师自龙山至》诗:“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宋·梅尧臣《依韵和刘六淮潮》:“后夜人无寐,遥听入浦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