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 路绕函关东复东,身骑征马逐惊蓬。

路绕函关东复东,身骑征马逐惊蓬。

意思:路绕到函谷关往东再东,身骑战马追逐惊蓬。

出自作者[唐]李商隐的《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路绕函关东复东,身骑征马逐惊蓬。天池辽阔谁相待,日日虚乘九万风》是诗人对远行途中的想象和感慨的描绘。它以一种雄浑壮阔的笔调,勾勒出诗人骑马远行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旅程的期待和向往。 首句“路绕函关东复东,身骑征马逐惊蓬。”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骑着马儿追逐着飘飞的蓬草,一路向东。这是一个动态的场景,展现出诗人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惊蓬象征着旅途的艰难和生活的困苦,而“逐”字则表达了诗人对前路的渴望和追求。 “天池辽阔谁相待,日日虚乘九万风。”第二句中,“天池”象征着未知的旅程和广大的前程,“辽阔”则表达了旅途的漫长和不确定性。而“谁相待”则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的期待和迷茫,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而“日日虚乘”则表达了诗人每一天都在期待和准备着旅程的开始,但又因为未知而感到焦虑和迷茫。 整首诗以一种雄浑壮阔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对远行途中的想象和感慨。它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旅程的期待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这种情感既是对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对未来的探索和追求。整首诗充满了豪情壮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路绕函关东复东,身骑征马逐惊蓬。
天池辽阔谁相待,日日虚乘九万风。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键词解释

  • 关东

    读音:guān dōng

    繁体字:關東

    英语:Northeast; east of Shanhaiguan

    意思:(关东,关东)

    1.指函谷关、潼关以东地区。
    《史记万

  • 函关

    读音:hán guān

    繁体字:函關

    意思:(函关,函关)
    函谷关的省称。
    隋·杨素《赠薛播州》诗之二:“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
    宋·苏舜钦《己卯冬大寒有感》诗:“丸泥封函关,长缨繫南越。”

  • 惊蓬

    读音:jīng péng

    繁体字:驚蓬

    意思:(惊蓬,惊蓬)

    1.疾飞的断蓬。喻行踪的飘泊不定。
    唐·李商隐《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诗:“路遶函关东复东,身骑征马逐惊蓬。”
    清·谭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