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作老丞身不避,县名昭应管山泉。
意思:所以作老丞相身不避,县名叫昭应管山泉水。
出自作者[唐]王建的《别杨校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从军秣马十三年,白发营中听早蝉。
故作老丞身不避,县名昭应管山泉。》,作者是唐朝诗人张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从军秣马十三年”,不直接写从军十三年,而以“秣马”二字暗示其经过,此是含蓄巧妙的手法,颇似唐人的绝句。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现了长期从军的生涯。
次句“白发营中听早蝉”,从“听早蝉”三字可以想象军营清晨的景象,可以体会戍卒们归家在望、思乡之情,而诗人则以饱经战地、久戍边疆的“白发”戍卒的形象出之,使读者进一步感到他的老而弥坚。
第三句“故作老丞身不避”,写自己虽然已作“老丞”,但是仍然不避困难,勇挑重担。这一句与前两句形成强烈的对比。老而弥坚、勇挑重担的精神,在末一句“县名昭应管山泉”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昭应县是当时的一个小县,县邑四周山水清幽,是一个理想的所在。诗人以“山泉”二字暗示自己归隐田园的心志。这一句包含着对官职的淡薄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早蝉”、“老丞”、“山泉”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从军生活的感慨和归隐田园的志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