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河内令孙偕兼怀太守晁子长》 汉家借寇吏正闲,到喜秋城罢严柝。

汉家借寇吏正闲,到喜秋城罢严柝。

意思:汉家借侵犯官吏正闲,到喜欢秋城罢免严律。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河内令孙偕兼怀太守晁子长》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与思念。诗人在去年与友人一同渡江,江上风雷交加,环境恶劣,但两人相依为命,共同面对困难。如今,友人已经担任了太行阳的县令,而诗人自己则仍在城中,尽管秋城戒备森严,但工作已经结束。诗人在怀念过去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首句“去年同渡江,江上风雷恶”描绘了去年渡江时的情景,风雷交加,环境恶劣,但两人相互扶持,共同渡过难关。这种描绘为后面的离别和思念做了铺垫。 “与君相後先,夜向芦洲泊”描述了两人离别后的生活。诗人独自在夜晚向芦洲泊漂泊,而友人则在县令的职位上忙碌。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两人过去共同生活的怀念。 “君今作邑太行阳,八月黄河雁初落”描绘了友人的新生活。友人现在担任了太行阳的县令,而这个地方在八月的时候,大雁已经开始落下。这种描绘展示了友人的成长和新的生活环境。 “汉家借寇吏正闲,到喜秋城罢严柝”是对友人的祝福和希望。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好好休息,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工作的肯定和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祝福。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友情的力量和人生的变化。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去年同渡江,江上风雷恶。
与君相後先,夜向芦洲泊。
君今作邑太行阳,八月黄河雁初落。
汉家借寇吏正闲,到喜秋城罢严柝。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汉家

    解释

    汉家 Hànjiā

    [Han Dynasty (206B.C—200A.C)] 即汉朝

    汉家山东二百州。—— 唐· 杜甫《兵车行》

    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 借寇

    读音:jiè kòu

    繁体字:借寇

    意思:《后汉书寇恂传》载恂曾为颍川太守,颇着政绩,后离任。
    建武七年光武帝南征隗嚣,恂从行至颍川,百姓遮道谓光武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后因以“借寇”为地方上挽留官吏的典故。<

  • 严柝

    读音:yán tuò

    繁体字:嚴柝

    意思:(严柝,严柝)
    戒夜的更柝。柝,打更用的梆子。
    宋·梅尧臣《周仲章通判润州》诗:“况逢休明时,秋堞罢严柝。”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