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言(十一首)》 行恐春泽盛,耕垦失其时。

行恐春泽盛,耕垦失其时。

意思:行担心春泽盛,耕垦失去他的时候。

出自作者[明]张羽的《杂言(十一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身处异乡的感慨之作,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当地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首联“此邦非吾土,寄迹聊在兹”,诗人表达了自己身处异乡的感慨,虽然这个地方不是自己的故乡,但因为各种原因,他在这里暂时停留,因此用“寄迹”来形容自己的状态。这一联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当前环境的无奈。 颔联“旅食何所营,亦复假耘耔”,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旅途中的生活状态,虽然饮食无着落,但他还是借着农夫的身份,参与了一些农事活动,如“假耘耔”,表达了诗人对当地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对农耕文化的热爱。 颈联“玄冬苦霖潦,良苗奄离披”,诗人描绘了当地在冬季遭受暴雨的困扰,庄稼被淹没的景象,表达了对当地百姓生活的同情和对自然灾害的担忧。 尾联“先师有遗言,耕也有时饥”,诗人引用孔子的话,表达了自己对于农耕生活的理解和对于百姓生活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于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诗人自身经历和当地百姓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农耕文化的热爱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注,体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此邦非吾土,寄迹聊在兹。
旅食何所营,亦复假耘耔。
玄冬苦霖潦,良苗奄离披。
至今畎浍间,余波渺相围。
行恐春泽盛,耕垦失其时。
共虞斯人难,岂独念吾私。
先师有遗言,耕也有时饥。
且当竭所务,天道非我知。
¤
作者介绍 张羽简介
张羽(1403年—1476年),明代著名官员,字永和,号南村。他是浙江绍兴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喜爱读书,博览群书,精通经史子集。

张羽曾先后担任过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文渊阁大学士和太常礼院卿等职位。此外,他还曾主持编纂了《宣和遗事》等多部史书。在公务员的岗位上,他主张勤政廉政,协调内外关系,获得了当时朝野的普遍认同。

在文学方面,张羽也有着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文作品优美,富有诗情画意,表现了他对于人生、自然和理想的思考。他的代表作包括《送陆副使赴丹阳》、《南村老人五十而作》等。

关键词解释

  • 春泽

    读音:chūn zé

    繁体字:春澤

    意思:(春泽,春泽)
    春雨。比喻恩泽。
    晋·潘岳《西征赋》:“弛秋霜之严威,流春泽之渥恩。”

    造句:张子野庆春泽「飞阁

  • 其时

    读音:qí shí

    繁体字:其時

    意思:(其时,其时)

    1.那时;当时。
    《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其时,白敏中以中书侍郎请告归家,白居易新授杭州太守,回来赴任。两个都到遐叔处贺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