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归远相送,步履出回廊。
意思:人归远相送,脚步走出回廊。
出自作者[唐]李嘉祐的《同皇甫侍御题荐福寺一公房》
全文赏析
这首诗《虚室独焚香》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独处时的宁静与满足。
首句“虚室独焚香”,开门见山,直接描绘出诗人在空无一人的房间中焚香。这里的“虚室”指的是空无一人的房间,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宁静。“独焚香”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和宁静,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温馨和满足的气氛。
“林空静磬长”描绘了静谧的森林中,悠长的磬声回荡。这里的“林空”并非指树林的荒芜,而是强调了环境的静谧,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也如同这片森林一样宁静。“静磬长”则描绘了磬声的悠长,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静谧和诗人的宁静。
“闲窥数竿竹,老在一绳床。”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闲暇时观察数竿竹子的情景,以及他在一绳床上的安静生活。这里的“窥”字用得巧妙,传达出诗人在安静中观察竹子的闲适之情。“老在一绳床”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安详。
“啜茗翻真偈,然灯继夕阳。”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喝茶、读经、点灯的情景。这里的“真偈”指的是真实的佛偈,也指生活中的哲理。“啜茗”指的是喝茶,“翻真偈”则表达了诗人从喝茶中领悟到的生活哲理。“然灯继夕阳”则描绘了诗人继续在夕阳下点灯读书的情景。
“人归远相送,步履出回廊。”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生活中遇到的远道而来的人,他们像是来送别诗人一般。这里的“回廊”暗示了诗人在生活中的孤独和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生活中不断探索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空无一人的房间中焚香、静谧森林中的磬声、观察竹子、喝茶读经、点灯等日常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安详,以及对孤独和宁静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