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衰暮日,犹滞楚江边?
意思:如何衰老一天,还滞留楚国江边?
出自作者[明]憨山大师的《宿桥口》
全文创作背景
憨山大师,字澄印,俗姓蔡,全椒(今属安徽)人。明中叶高僧,临济宗门下。明中叶,自明宣宗至明穆宗共一百多年,佛教各个宗派都衰微不振,僧侣们或混同于流俗,或沉溺于经忏佛事,无所作为。只有禅宗临济宗因机倡教,几出大师,使已经衰颓的佛教重振旗鼓,形成了一个灿烂辉煌的时期。憨山大师和紫柏真可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憨山十九岁出家,到栖霞山学习禅法。后又学净土宗的念佛法门。此后,憨山云游各地,名声越来越大,万历元年(1573),他来到五台山,因喜爱五台山的憨山神奇秀丽,便以此为号。明万历十四年,明神宗把《大藏经》十五部送给天下名山寺庙,太后将其中一部送给正在东海牢山(青岛崂山)的憨山,朝廷在牢山建立海印寺,特请憨山主持。万历二十三年,憨山因“矿税”事件被牵连入狱,后发配到广东雷州。他在广东继续弘扬禅宗,并到六祖慧能的曹溪宝林寺说法,主张禅净双修。著作主要有《法华经通义》、《庄子内篇注》等十余种。憨山大师一代大师的风范圆寂后一百多年仍受到人们的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