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王烈》 窃牛尚恐彦方知,德化乡邦不拾遗。

窃牛尚恐彦方知,德化乡邦不拾遗。

意思:偷牛还担心彦才知道,道德教化乡邦不拾遗。

出自作者[宋]徐钧的《王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一个地方的淳朴民风。诗中描述了人们即使偷窃了别人的牛,也害怕被尚恐知道,因此不敢公开,这反映了该地的道德风气。如果这种风气能够推广到全国,那么即使是偷窃的行为也会感到羞愧。 首句“窃牛尚恐彦方知”中,“窃牛”指的是偷窃他人的牛,“尚恐”表达了偷窃者对被发现的恐惧,“彦方”则可能是诗中提到的某个人物,也可能是一个代称,代表了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这句诗描绘了偷窃者内心的矛盾和恐惧,同时也揭示了该地道德风气的淳朴。 第二句“德化乡邦不拾遗”则是对该地道德风气的进一步描述。这里“德化乡邦”指的是该地的道德教化,“不拾遗”则是指人们相互信任,不会发生遗失物品的情况,这进一步强调了该地的道德风气之淳朴。 第三句“若使此风推四海”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淳朴民风的向往,希望这种风气能够推广到全国。 最后一句“盗窥神鼎亦羞为”更是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守道德规范的人的鄙视。即使是在偷窃的情况下,如果大家都能够遵守道德规范,那么即使是偷窃的行为也会感到羞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地方的淳朴民风,表达了对道德的崇尚和对不守道德规范者的鄙视。同时,也提醒人们应该遵守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窃牛尚恐彦方知,德化乡邦不拾遗。
若使此风推四海,盗窥神鼎亦羞为。

关键词解释

  • 德化

    读音:dé huà

    繁体字:德化

    英语:moralization

    意思:
    1.谓以德行感化。
    《韩非子难一》:“舜其信仁乎!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

  • 拾遗

    读音:shí yí

    繁体字:拾遺

    英语:gleaning

    意思:(拾遗,拾遗)

    1.拾取他人的失物。
    《战国策秦策一》:“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

  • 知德

    读音:zhī dé

    繁体字:知德

    意思:I

    1.懂得道德。
    《论语卫灵公》:“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国语周语下》:“其君在会,步言视听,必皆无谪,则可以知德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