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州重午二首》 西湖今夜笙歌月,凉拥红莲灿落霞。

西湖今夜笙歌月,凉拥红莲灿落霞。

意思:西湖现在夜笙歌月,凉拥红莲灿烂落霞。

出自作者[宋]董嗣杲的《江州重午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蒲节殊乡借楚夸,绕城社鼓不停挝。争歌神曲羞溪藻,遥送瘟船滚浪花》是一首描绘端午节在异乡的独特景象,并带有思乡之情的诗。 首句“蒲节殊乡借楚夸”,直接点明诗人身处异乡,正在庆祝端午节。这里的“借楚夸”可能指的是借鉴或模仿楚地的端午节庆活动。而“蒲节”则是端午节的标志性习俗,即挂菖蒲、艾草,饮雄黄酒等。 “绕城社鼓不停挝”描绘了热闹的社戏场景,鼓声不断,营造出节日的欢快气氛。 “争歌神曲羞溪藻”一句,描绘了端午节的另一项重要习俗——竞歌或竞渡。诗人用“羞溪藻”一词,表达了对家乡传统习俗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对异乡风俗的不解。 “遥送瘟船滚浪花”是诗中的点睛之笔,表达了人们对疫病的担忧和辟邪的愿望。“遥送”和“滚浪花”这两个词形象生动,使读者仿佛看到了瘟船在江面上滚滚而来的画面。 最后两句“西湖今夜笙歌月,凉拥红莲灿落霞”,描绘了异乡的端午节夜晚景象,笙歌四起,红莲灿烂,落霞漫天,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节日氛围。然而,“西湖今夜笙歌月”的景象并未能真正消解“无奈客思家”的思乡之情,反而更加强化了这种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端午节在异乡的独特景象,并带有深深的思乡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社戏、竞渡、笙歌等场景,展现了异乡的热闹和欢乐,同时也通过“思家”的情感表达,凸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蒲节殊乡借楚夸,绕城社鼓不停挝。
争歌神曲羞溪藻,遥送瘟船滚浪花。
世上莫非儿戏事,江头无奈客思家。
西湖今夜笙歌月,凉拥红莲灿落霞。

关键词解释

  • 红莲

    读音:hóng lián

    繁体字:紅蓮

    意思:(红莲,红莲)

    1.红色荷花。
    南朝·梁元帝《采莲赋》:“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
    唐·王维《山居即事》诗:“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 西湖

    读音:xī hú

    繁体字:西湖

    英语:the West Lake, in Hangzhou

    意思:湖名。我国以“西湖”名者甚多,多以其在某地之西为义。
    (1)在浙江·杭州城西。

  • 落霞

    读音:luò xiá

    繁体字:落霞

    意思:
    1.晚霞。
    南朝·梁简文帝《登城》诗:“落霞乍续断,晚浪时迴复。”
    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明·文徵明

  • 笙歌

    读音:shēng gē

    繁体字:笙歌

    英语:playing and singing

    意思:
    1.合笙之歌。亦谓吹笙唱歌。
    《礼记檀弓上》:“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