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中秋月》 况复轮来夜,笙歌继夕曦。

况复轮来夜,笙歌继夕曦。

意思:何况又轮来夜,笙歌继晚上曦。

出自作者[宋]晏殊的《中秋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间、遗憾和情感。诗人通过描绘坐久、光来、行云等意象,表达了对时间的流逝和无法挽回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期待。 首句“天时与人意,龃龉旧无疑”,诗人表达了对时间的流逝和人事变化的无奈,认为天时与人意总是相悖,无法协调一致。这种无奈和遗憾,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坐久翻遗恨,光来已后期”,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期待。坐久了,时间已经过去,而留下的遗憾却难以消除;光来之后,未来的美好时光已经到来,但诗人却感到失望和遗憾。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行云凝黛色,见跋费金枝”,诗人通过描绘行云和黛色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期待。行云代表着自由和变化,黛色则代表着美丽和神秘。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况复轮来夜,笙歌继夕曦”,诗人表达了对夜晚笙歌的期待和向往。轮来夜代表着夜晚的到来,笙歌继夕曦则代表着夜晚的热闹和欢乐。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时间、遗憾和情感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让人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时与人意,龃龉旧无疑。
坐久翻遗恨,光来已后期。
行云凝黛色,见跋费金枝。
况复轮来夜,笙歌继夕曦。
作者介绍 晏殊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关键词解释

  • 笙歌

    读音:shēng gē

    繁体字:笙歌

    英语:playing and singing

    意思:
    1.合笙之歌。亦谓吹笙唱歌。
    《礼记檀弓上》:“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

  • 况复

    读音:kuàng fù

    繁体字:況復

    意思:(况复,况复)

    1.更加;加上。
    隋炀帝《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功彰。”
    唐·杜甫《寄杜位》诗:“干戈况复尘随眼,鬓髮还应雪满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