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春归无觅处,春归却在赞公房。
意思:莫道春归无觅处,春归却在赞公房。
出自作者[宋]曾季貍的《宝应寺》
全文创作背景
曾季貍的《宝应寺》的创作背景与宝应寺的历史和地理位置有关。宝应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据了解,宝应寺建于南朝梁代,经历了多次兴废,唐代时成为佛教禅宗临济宗的祖庭之一。到了宋代,宝应寺更是名扬四海,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题咏。
曾季貍作为宋代文人,游览宝应寺时,被寺庙的宁静祥和的氛围和历史悠久的建筑所吸引,因此创作了《宝应寺》一诗,表达了对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诗歌也可能寓含了对人生、命运等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