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丛深啼鹧鸪,鹧鸪声更胜提壶。
意思:翠绿的竹丛深处鹧鸪啼,鹧鸪声更能提壶。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鹧鸪吟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鹧鸪啼鸣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鹧鸪啼声的深深喜爱和感慨。
首句“翠竹丛深啼鹧鸪,鹧鸪声更胜提壶。”描绘了翠竹丛生的美丽景象,而鹧鸪的啼鸣更增添了这一景色的生动。提壶是一种鸟,其叫声也十分特别,但在这首诗中,诗人将鹧鸪声形容得更为突出,更胜过提壶。这不仅突显了鹧鸪啼鸣的独特魅力,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声音的深深喜爱。
“江南江北常相逐,春后春前多自呼。”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鹧鸪的生活习性,它们不论在江南还是江北,总是相伴相随,春后春前,它们常常一起欢叫。这表现了鹧鸪的和谐共处,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和谐的向往。
“迁客销魂惊梦寐,征人零泪湿衣裾。”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鹧鸪啼鸣的深深感慨。迁客和征人都是鹧鸪啼鸣的听众,他们被鹧鸪的叫声深深打动,甚至在梦中都会被惊醒,泪湿衣襟。这表达了鹧鸪啼鸣的巨大感染力,也揭示了诗人对迁客和征人的深深同情。
“愁中间处肠先断,似此伤怀禁得无。”这两句诗以鹧鸪啼鸣的愁苦和伤心来比喻诗人的愁苦和伤心,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鹧鸪啼鸣的深深共鸣。最后一句“似此伤怀禁得无”,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哀愁和无奈,也使得这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而动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鹧鸪啼鸣的美丽场景和深深感染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