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彼居人,状类麏鹿窜。
意思:遥想那人居住,类似像獐鹿逃。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过宜宾见夷中乱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边疆地区随着战乱平息,人民生活逐渐恢复、社会面貌改变的景象。
首联“江流日益深,民语渐已变”,描绘了江流的深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而民众的言语也随着社会秩序的恢复而逐渐改变。这反映了社会稳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暗示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颔联“岸阔山尽平,连峰远非汉”,描绘了边疆地区经过战乱平息后,岸壁增高、山峰连绵的景象。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改变,也象征着社会秩序的恢复。
颈联“惨惨瘴气青,薄薄寒日暖”,描绘了边疆地区特有的景象——瘴气弥漫,寒日微暖。这里既有对边疆地区恶劣环境的描绘,也有对战乱平息后生活有所改善的暗示。
尾联“峰峦若崖石,草木条干短”,进一步描绘了边疆地区的景象,峰峦如石,草木干短。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象征着人民生活的艰难和困苦。
最后,“遥想彼居人,状类麏鹿窜”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地区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他想象那里的居民像麏鹿一样逃窜,这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而“何时遂平定,戍卒従此返”一句,则表达了对和平的期待和对戍卒返乡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边疆地区战乱平息后社会面貌的改变,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戍卒返乡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