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公,般若公,负钵何时下祝融。
意思:般若公,般若公,负钵什么时候下祝融。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禅师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禅师的敬仰和对自然的赞美。
首先,诗的开头“般若公,般若公,负钵何时下祝融。”通过呼喊般若公的名字,表达了对禅师的敬仰和期待。这里,“般若公”是禅师的尊称,“负钵”则暗示了禅师的生活方式,即带着钵去寺庙里吃饭,然后回到山上继续修行。而“何时下祝融”则表达了人们对禅师何时下山的好奇和期待。
“归路却看飞鸟外,
禅房空掩白云中。”这两句诗描绘了禅师归路上的景色。飞鸟之外,禅房空掩在白云之中,既表现了禅师归路上的宁静和空旷,也暗示了禅师内心的清净和超脱。
“桂花寥寥闲自落,流水无心西复东。”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桂花自落,流水无心,既表现了自然的宁静和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禅师的生活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禅师的敬仰和对自然的赞美。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