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谁问、桃源洞天。
意思:另外谁问、桃源洞天。
出自作者[元]姬翼的《太常引·非僧非俗不求仙》
全文赏析
这首诗《非僧非俗不求仙。茅屋两三椽。白石与清泉。更谁问、桃源洞天。一炉香火,一瓯春雪,浇灌净三田。闲想谷神篇。忽不觉、松梢月圆。》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清净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首联“非僧非俗不求仙。茅屋两三椽。”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生活方式。诗人既不是僧侣,也不是世俗之人,却并不追求修仙成道,而是过着简朴的隐居生活,只有两三间茅屋作为栖身之所。这种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颔联“白石与清泉。更谁问、桃源洞天。”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以白石、清泉为主要元素,营造出清净幽雅的氛围。同时,诗人也提到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但这里并不是真正的仙境,而是诗人所追求的内心平静和自然的生活方式。
颈联“一炉香火,一瓯春雪,浇灌净三田。”描绘了诗人生活中的细节,炉火、春雪茶等物质生活上的享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净化的追求。这一联也暗示了诗人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和敬畏之心。
尾联“闲想谷神篇。忽不觉、松梢月圆。”诗人通过想象和思考,沉浸在谷神篇的意境中,不知不觉间,松树梢头的月亮已经圆了,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内心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清净和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