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歌催得金荷卷。
意思:艳歌催得金荷叶卷。
出自作者[宋]谢逸的《七娘子·风剪冰花飞零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天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去的怀念。
首句“风剪冰花飞零乱。映梅梢、素影摇清浅。”描绘了一幅冬天的画面,风像剪刀一样剪碎了冰花,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映照在梅梢上,梅树的影子在雪地上轻轻摇晃。这里使用了“冰花”和“素影”这两个意象,都带有冬天的寒冷和纯洁的特点,与诗歌的主题紧密相关。
“绣幄寒轻,兰薰烟暖。”进一步描绘了室内温暖的景象,绣花的帷幔轻盈,带着兰花的香气,温暖的烟气从炉中升起。这里的“绣幄”和“薰”都带有一种家的温暖和舒适的感觉,与外面的寒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艳歌催得金荷卷。”这句诗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似乎在描述人们在一起唱歌跳舞的欢乐场景。这里的“催”字用得巧妙,仿佛是艳歌在催动着荷叶慢慢地卷起来,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句诗转向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去的怀念。“游梁已觉相如倦。”这句诗暗示了诗人可能曾经在外地游学或工作,感到有些疲倦和厌倦。而“忆去年、舟渡淮南岸。”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可能是在渡过淮河的南岸时留下的回忆。
“别后销魂,冷猿寒雁。角声只送黄昏怨。”最后三句描绘了外面的景色,冷峻的猿声,寒冷的雁声,以及黄昏时的角声,都带着一种凄凉和哀怨的感觉。这里的“销魂”和“怨”都带有情感上的深度,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去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天的景色和情感,通过室内外景色的对比,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 朱口发艳歌。-- 出自《子夜歌 一》作者:[南北朝]萧衍
- 红烛继,艳歌阑。-- 出自《思越人/朝天子》作者:[宋]郑少微
- 听艳歌、郎意先感。-- 出自《眉妩·看垂杨连苑》作者:[宋]姜夔
- 艳歌更倚疏弦。-- 出自《清平乐·双纹彩袖》作者:[宋]晏几道
-
艳歌更倚疏弦。-- 出自《清平乐·双纹彩袖》作者:[宋]晏几道
-
劝饮金荷。-- 出自《减字木兰花·才鸣□鼓》作者:[宋]王观
- 不倒金荷。-- 出自《减字木兰花·寻常三五》作者:[宋]谢薖
- 万事付,金荷?。-- 出自《满江红 安乐岩夜酌,有怀恒阳家山》作者:[金]蔡松年
- 暖金荷。-- 出自《怨王孙/忆王孙》作者:[宋]张元干
- 不去卷金荷。-- 出自《菩萨蛮·眼中有此妖娆色》作者:[元]刘敏中
- 莫厌金荷倒。-- 出自《鹊桥仙 寿词》作者:[元]萧?
- 催得花王先发。-- 出自《谒金门·梅共雪》作者:[宋]赵以夫
- 催得清霜满凤城。-- 出自《减字木兰花·团团璧月》作者:[宋]吴则礼
- 催得吴霜点鬓稠。-- 出自《长相思·天悠悠》作者:[宋]黄升
- 青女霜前催得绽。-- 出自《渔家傲·青女霜前催得绽》作者:[宋]欧阳修
- 催得春归花亦去。-- 出自《菩萨蛮·流莺不许青春住》作者:[宋]王千秋
- 卷飞蓬。-- 出自《江城子·春来江上打头风》作者:[宋]李纲
- 卷帘幕。-- 出自《隔浦莲/隔浦莲近拍》作者:[宋]杨无咎
- 侧卧珠帘卷。-- 出自《点绛唇·水陌轻寒》作者:[宋]寇准
- 卷香风。-- 出自《江城子·护霜云日霭晴空》作者:[宋]卢祖皋
- 帘卷空明。-- 出自《木兰花慢·听都人共语》作者:[宋]郭居安
- 麦浪卷晴川。-- 出自《菩萨蛮·年时忆著花前醉》作者:[宋]苏庠
- 卷中人美。-- 出自《点绛唇 王仲谦席上,歌者魏都惜求子华写真》作者:[宋]陆文圭
- 卷旗幡。-- 出自《江城子·锦袍绣帽跃金鞍》作者:[宋]王庭珪
- 香鸭珠帘卷。-- 出自《虞美人·香烟绕遍兰堂宴》作者:[宋]胡文卿
- 珠帘卷素秋。-- 出自《摊破诉衷情/诉衷情》作者:[宋]蔡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