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春》 日日进前程,前程几多路?

日日进前程,前程几多路?

意思:天天进前程,前程多少路?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送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三月三十日》是一首对春天的深情眷恋和即将离去的无奈抒发。诗中描绘了作者在三月三十日这一天,春意渐行渐远,而自己却无法挽留的惆怅心情。 首联“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诗人以春归日暮的景象,表达出对春天的依依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颔联“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诗人向春风询问,明日的春天是否还会停留,表达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具体的细节描绘出春去花落的景象,“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诗人看到花瓣扑入水中,纷纷扬扬,数也数不清,进一步表现出春去的无奈和自己的惆怅。 “人生似行客,两足无停步。日日进前程,前程几多路?”这里诗人以行客为比,描述自己脚步不停,日日前进,但前程的路途却如同未知一般。这里既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对过去的反思。 “唯有老到来,人间无避处。”这句诗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人生的悲观认识,即人无法避开岁月的流逝和衰老的到来。 最后,“感时良为已,独倚池南树。今日送春心,心如别亲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春天的依依不舍,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离别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人生、时光流逝等主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情和无奈的情感。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
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
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
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
人生似行客,两足无停步。
日日进前程,前程几多路?
兵刀与水火,尽可违之去。
唯有老到来,人间无避处。
感时良为已,独倚池南树。
今日送春心,心如别亲故。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前程

    读音:qián chéng

    繁体字:前程

    英语:future (career, etc.) prospects

    意思:
    1.前面的路程。
    唐·孟浩然《问舟子》诗:“向夕问舟子,前程

  • 几多

    读音:jǐ duō

    繁体字:幾多

    英语:how

    意思:(几多,几多)

    1.几许,多少。
    唐·李商隐《代赠》诗之二:“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南唐·李煜《虞美人》

  • 日日

    读音:rì rì

    繁体字:日日

    意思:每天。
    《左传哀公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
    唐·王昌龄《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鲁迅《花边文学偶感》:“无

  • 进前

    读音:jìn qián

    繁体字:進前

    意思:(进前,进前)
    犹前进,向前。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彘逸出于窦中,马退而却,策不能进前也。”
    《敦煌变文集张义潮变文》:“汉军勇勐而乘势,拽戟冲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