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令彤史载,备福更何人。
意思:只让彤史载,准备幸福还有什么人。
出自作者[宋]孙应时的《挽曾仲躬侍郎之室秦国太夫人冯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个人在数近期颐之年(即长寿至百岁)时被封为国公,并享受着尊贵的地位和荣耀。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表达了对这位国公的敬仰和祝福。
首先,“数近期颐寿,尊封大国秦”两句表达了对国公长寿的赞美和尊崇。期颐之年是长寿的象征,而封大国秦则是对国公地位的赞美,暗示他被尊为国之重臣。
“三从皆鼎食,九族尽朝绅”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国公在家族和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三从是指父亲、丈夫和儿子,他们都是国公家族中的重要人物,而鼎食则象征着华贵的饮食,暗示国公家族的富贵显赫。九族是指国公家族中的亲戚和朋友,他们都是朝绅之流,代表着社会地位的高贵。这两句表达了国公在家族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神剑须重合,蟠桃不再春”两句则表达了对国公未来的美好祝愿。神剑象征着权力和力量,需要重新铸造才能发挥更大的威力;而蟠桃则是长寿的象征,不会再有春天。这两句暗示着国公未来的权力和地位会更加稳固,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公长寿的祝福。
最后,“只令彤史载,备福更何人”两句则是对国公的赞美和祝福。彤史是古代史书的象征,代表着记录历史和功绩;而备福则表达了对国公未来的美好祝愿。这两句表达了国公将会被载入史册,成为备福之人,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公的敬仰和祝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国公长寿、尊崇、权力和地位的赞美和祝福,表达了对这位国公的敬仰和祝福之情。同时,诗中也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