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和八月十五日斋宫对月》 庙荒阴磷出,苑废露萤飘。

庙荒阴磷出,苑废露萤飘。

意思:庙荒芜阴磷出,苑废弃露萤火虫飘飘。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和八月十五日斋宫对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皓月三川静,晴氛万里销》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的诗,它以皓月、晴氛、灵光、山雾、浮云、庙荒、苑废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三川的静谧和万里晴空的氛围。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 首联“皓月三川静,晴氛万里销”,以皓月和晴氛为开端,描绘出三川的静谧和万里晴空的氛围。皓月象征着明亮的月光,静谧的夜晚,给人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感觉。晴氛则是指万里无云的晴朗天气,给人一种开阔和自由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世界。 颔联“灵光望日满,寒色入波摇”,进一步描绘了灵光的景象,并加入了寒色的意象,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冷峻。灵光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山,这里用它来比喻三川的美景,表达了对三川美景的赞美之情。望日满则是指太阳满盈于灵光之上,给人一种明亮和温暖的感觉。寒色入波摇则是指寒冷的颜色融入了波涛之中,给人一种冷峻和深沉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灵光和寒色等意象,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画面,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颈联“灏气成山雾,浮云蔽垅苗”,则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灏气是指天地之间的正气,这里用它来比喻历史的正气和正义。山雾则是指山间的雾气,这里用它来比喻历史的尘埃和污垢。浮云蔽垅苗则是指浮云遮蔽了高高的山岗和庄稼,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现实的困境。这两句诗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和丰富。 尾联“庙荒阴磷出,苑废露萤飘”,进一步表达了对历史的哀思和对现实的无奈。阴磷是指阴暗处的磷火,露萤则是夜晚的萤火虫。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荒废的庙宇和废弃的苑囿,表达了对历史的哀思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这两句诗也暗示了诗歌主题的延续性和历史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和丰富。 整首诗以皓月、晴氛、灵光等自然景象为开端,通过描绘历史和现实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皓月三川静,晴氛万里销。
灵光望日满,寒色入波摇。
灏气成山雾,浮云蔽垅苗。
庙荒阴磷出,苑废露萤飘。
斋馆心方寂,秋城夜已遥。
清谈对元亮,琼彩映萧萧。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阴磷

    读音:yīn lín

    繁体字:陰磷

    解释:1.磷火﹔鬼火。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