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节人难夺,嘉谟世莫知。
意思:大节人难以改变,世上没有人知道好的建议。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胡太傅挽歌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乡贤的赞美和敬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行冠乡人品,文为学者师”描绘了这位乡贤的品行和才华。他的行为举止堪为乡里的表率,他的学问文章则是学者们的楷模。这一联对仗工整,以“行冠”对“文为”,“乡人品”对“学者师”,简洁明了地展现了这位乡贤的高尚品质。
颔联“黄裳蕴厚德,玉律俨清规”进一步描绘了这位乡贤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表现。“黄裳”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象征高贵、崇高,“厚德”则直接点明了他的品德高尚。而“玉律”则象征着他的言行举止都合乎规范,“清规”则强调了他的清廉自守。这一联通过象征和比喻的手法,深入展现了乡贤的高尚品质。
颈联“大节人难夺,嘉谟世莫知”则表现了这位乡贤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怀。“大节人难夺”表现了他的坚韧不拔,不轻易为外界所动摇。而“嘉谟世莫知”则表现了他的智慧和高瞻远瞩,他的良好建议和谋划不为世人所知,但却对乡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尾联“仪刑不可见,遗列满丰碑”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乡贤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仪刑不可见”意味着这位乡贤已经离世,但他的形象和精神仍然长存于人们的心中。“遗列满丰碑”则表现了他的事迹和贡献被永远铭记,他的精神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境深远,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手法,全面展现了这位乡贤的高尚品质和深远影响,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