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叶路分居思堂》 白袍虽屡捷,黄榜未沾恩。

白袍虽屡捷,黄榜未沾恩。

意思:白袍虽然屡屡获胜,黄榜未沾恩。

出自作者[宋]叶适的《叶路分居思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苦说诸梁后,簪缨富远孙》以一种沉郁的笔触,描绘了一种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通过对诗中描绘的场景、人物、情感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苦说诸梁后,簪缨富远孙”,通过“苦说”和“簪缨富”两个词,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权贵生活的淡然。诸梁是春秋时期齐国贵族,簪缨世家,然而诗人却说“苦说”,暗示了其中的艰辛和无奈。而“簪缨富远孙”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疏离感,暗示了他对权贵生活的淡漠和远离。 接下来的四句,“白袍虽屡捷,黄榜未沾恩。淡沱磨冰砚,萧条倚帐门。”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白袍虽屡次得胜,但并未得到皇恩;淡泊寡欲,独自在帐门边磨冰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这种孤独和寂寥并非源于物质生活的匮乏,而是源于精神世界的空虚和无助。 最后两句“嗟余忝宗末,老病不堪论。”诗人感叹自己身世飘零,年老多病,无法再谈论什么。这既是对自己过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无奈接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权贵生活的疏离感、孤独寂寥的情感体验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接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感慨和对人性的深刻反思。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苦说诸梁后,簪缨富远孙。
白袍虽屡捷,黄榜未沾恩。
淡沱磨冰砚,萧条倚帐门。
嗟余忝宗末,老病不堪论。
作者介绍
叶适(1155年-1223年),字君实,号梅溪渔隐,是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出生于福建福州,早年曾在金华、杭州等地任官,但因政治观点与当时的权臣相悖而屡遭罢免。后来他辞官回家,深居简出,专注于写作和艺术创作。

叶适的诗歌以咏物、山水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充满雅趣;他的散文则多写闲逸、隐居,反映了一种超然世外的境界。他还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和画家,擅长隶书,其作品流畅自如,气度雄浑,代表作有《蘭亭序》等。叶适不仅在文学和艺术方面有很高成就,也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主张“心外无物”,反对功利主义和崇拜权势。

总的来说,叶适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文学、艺术和思想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作品被收入《全宋诗》和《册府元龟》等多部经典,成为了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关键词解释

  • 白袍

    读音:bái páo

    繁体字:白袍

    意思:旧指未做官的士人。
    唐士子未仕者服白袍,故以为入试士子的代称。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或有朝客讥宋济曰:‘近日白袍子何太纷纷?’济曰:‘盖由绯袍子、紫袍子纷纷

  • 沾恩

    读音:zhān ēn

    繁体字:沾恩

    解释:1.指受到帝王恩惠。

    详细释义:承受恩惠。文选?潘岳?马?F督诔:『沾恩抚循,寒士挟纩。』唐?吴融?送广利大师东归诗:『紫殿久沾恩,东归过海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